迈克菲常常为 ICO 项目站台
Paul Angus 白天做着工程师的工作,但到了晚上,他就是视频网站 YouTube 上的网红「Cryptonomatron」,向 8,000 多个粉丝推介最新的加密货币 ICO。这位 43 岁的苏格兰男人做这件事多数时候是出于热爱无偿劳动,不过有时也会给他带来福利:收到以代币支付的报酬。
这主要归功于币圈热火朝天的「项目推广」,积极为这些新发行代币摇旗呐喊的社交媒体达人会得到发币企业(有些案例中则是骗子)的报酬。这种做法不新鲜—美国币圈名人约翰·迈克菲一直为 ICO 收费站台,他在 3 月表示他的一条广告推文收费 10.5 万美元。但随着今年谷歌、Facebook 和推特等互联网巨头采取行动禁止加密货币类广告,网红在 ICO 营销扮演的分量越来越重。
尽管互联网巨头封杀广告,比特币价格今年以来又大跌了约 57%,但 ICO 筹款额依然以创纪录的速度增加。支持者称这种利用流量网红做推广的方式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品牌打造方式,批评者则认为这种方式称为炒作和误导的温床。在 ICO 被视为证券发行的地区,这类网红代币推手可能有触犯法律的风险:监管机构会认为他们是在扮演未注册的证券经纪人角色。
「一旦监管机构发现币圈不仅通过交易途径操纵价格,还通过社交媒体制造虚幻骗局,很可能会出重拳打击,」伦敦独立研究机构 Autonomous Research 金融科技策略全球总监 Lex Sokolin 表示。
部分网红推广者已经感受到这种压力。昔日凭借杀毒软件成为富豪的迈克菲 6 月 19 日在推特对 82 万粉丝宣布,因为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威胁」,他将不再与 ICO 合作或做此类推广。
迈克菲效应
迈克菲之前在推特为 ICO 站台有些时候严重推高了涉及币种的价格。
SEC 去年 11 月炮轰了名人为 ICO 站台行为,警告称此类推广人不具备保障投资者利益的资质。SEC 主席 Jay Clayton 近期也表示过, ICO 违规逃避了监管要求,这一市场充斥着骗局。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也敦促消费者不过根据社交媒体建议来购买代币。
Facebook 周二放宽了对加密货币广告的禁令,表示部分内容经过审核可以在该网站展示,不过 ICO 广告依然在被禁止行列。
在 SEC 官网一篇醒目的文章中表示,根据 ICO 的具体细节,可能会被 SEC 视为证券。据丹佛律所 Polsinelli PC 负责金融科技及监管事务的 Richard Levin 表示,如果 ICO 被视为证券,任何参与其推广、但又不具备证券销售资质的个人及机构都属于违法。就算迈克菲已经收手,法律风险对于网红推广或 ICO 火爆局面而言都影响甚微。据 CoinSchedule 数据,今年迄今区块链初创企业 ICO 筹款额已经达到 116 亿美元,比创下去年纪录的去年 ICO 总金额高出近两倍。
据监控相关社交媒体数据的 Solume 统计,Reddit、推特以及网络论坛 Bitcointalk.org 中,约 18% 帖子和文章是加密货币广告和软文,而在今年 1 月,这一比例还只有约 6%。
尽管这些推广网红得到的代币报酬最初值不了多少钱,但他们都抱着 ICO 取得巨大成功而代币会一飞升天的希望。迈克菲一条广告推 10.5 万美元的高价显示站台名流或者其它有影响力大 V 不菲的回报。Autonomous Research 的 Sokolin 估计,通常 ICO 筹款额的约 1-2% 被分配给这些营销者。
营销初创机构 4New 的总裁 Saransh Sharma 称,此类的报酬某种程度上像是期权,让营销推广者可以从未来的成功中分一杯羹。
Sharma 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
「这真的是一种非常物美价廉的品牌推广方式,它有一种滚雪球的效应。」
正在筹划 ICO 的 4New 已经募集到约 4,300 万美元,多数来自于合格投资者。
但即使像 4New 这样热衷于这种营销方式的机构而言,网红传播的良莠不齐也让他们头疼。很多网红做的不过就是转一下 ICO 的公告,评论也不过是照搬一下公告材料。僵尸粉和盗号情况比比皆是。
再回到开头那位 Angus,或者叫网红 Cryptonomatron 的加密货币评论人士,在视频中对新发行代币品头论足指点江山,。他表示自己收到的代币报酬,按其发行价格来计算总计约有 4,000-5,000 美元,而他的观点依然是客观中立的,没有收到钱的影响。
他还提醒视频观众们要自己谨慎考察新发行代币的具体情况。
「也许有人只靠听我的评论就去买币,但我不希望是这种情况,你不应该听 Youtube 博主的。」
www.coincoly.com, 可盈可利:投资利器,盈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