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本市场近来的宠儿——区块链,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却并不看好。
Kai Stinchcombe是金融服务公司True Link Financial的创始人兼CEO,该公司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投资账户和借记卡等金融服务。对于区块链这项新技术,这位金融界资深人士一直保持悲观论调。
他曾直言,“没有人真的想用比特币支付,这就是比特币还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并质疑了比特币作为支付系统的实用程度。他还认为区块链所依赖的分布式数字账簿技术只会给真正要做的事情带来一堆额外开销。
近日,Stinchcombe在Medium网站上再次撰文唱衰区块链,称
区块链不仅是一项蹩脚的技术,更是对未来的错误展望。迄今为止,区块链尚未实现大规模采用,原因在于建立在信任、规范和机构基础上的系统比区块链设想中“无需可信第三方”的系统要好用得多。这一点永恒不变:无论区块链如何改进,它仍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区块链是一种技术,人们对其有所误解
Stinchcombe认为,大多数人对区块链的定义存在误解。他其实对区块链技术本身颇为肯定,称其为“惊人的想法”。
区块链是一个特定的数据结构:一个线性的交易日志,数据由计算机进行复制,而计算机的主人们(矿工)通过记录新交易而获得回报。
在Stinchcombe看来,区块链有两样酷炫之处:
一是对于任何区块的更改都会使该区块后面的每个区块失效,这就意味着用户无法篡改历史交易记录;
二是矿工想得到回报,必须与他人在同一条链上进行工作,因此每位矿工都有一致的动力。在没有任何外界武力胁迫之下,矿工们自觉遵循法则,达成共享的历史记录。
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度”在实践中被证失败
Stinchcombe承认,篡改储存在区块链上的数据相当困难,但他并不认为区块链是创建具有完整性的数据的好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使用“智能”合约购买电子书。首先明确内在逻辑:买家与电子书供应商互不信任;与此同时,智能合约依赖于区块链,买家因此相信交易本身。
就传统的支付系统而言,买家一手交钱后,卖家却不一定愿意一手交货,因此买家必须依赖Visa、亚马逊或是政府来确保自己最后能够得偿所愿。
转头再看区块链,在无主的防篡改账簿中进行交易,转账、电子书配送全自动化,听上去岂不是美滋滋?
但当电子书作家向买家提交智能合约时,买家(假设精通软件制作)必须花上一两个小时来确保合约只会收取等同电子书价格的金额,同时会把书送上门。
Stinchcombe直言:只是买本书而已,这也太复杂了吧!区块链并非无需可信第三方,买家只是把信任放到了软件上,而非其他人身上。
区块链蕴含的世界观大错特错
在Stinchcombe眼中,区块链是全世界最不值得信赖的系统。它无法使其中的数据变得正确,也无法使输入数据的用户变得可信,区块链能做的仅仅是让用户审查当中的数据是否经过篡改。
区块链面世迄今还不到十年,就有三家顶级比特币交易所遭黑客攻击,另有一家被指涉嫌内幕交易;智能合约DAO资金被盗;数字货币价格跌宕起伏。
再拿上文提到的“购买电子书”为例,即使买家使用智能合约进行购买,也逃不开以下四种“信任”套路:
智能合约作者是买家认识或信任的人、电子书卖家在业界颇有声誉、买家或朋友此前曾向此卖家成功购买过书籍、买家单方面相信卖家将进行公平交易。
由此,买家实际上选择了信任对手或是中间人,而非自身对软件数据进行审计的权力。区块链带来的信任?不存在的。
传统支付系统的重要性
Stinchcombe指出,若是完全放弃传统支付系统,世界将陷入一片混乱。以史为鉴,八百年前的欧洲已经告诉了我们一切:软弱无能的政府无力执法,可信任的交易方为数不多,盗贼猖獗窃案频发,银行安全都属空想,人身安全更是虚妄。
这就是索马里现在的模样,同时也是在理想状况下,用户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的样子。
Stinchcombe注意到,即使是最为狂热的加密货币死忠粉,也并不信任这套加密系统。93%的比特币都由有组织有管理的财团进行开采,但没有一个财团使用智能合约来支付矿工报酬。
另外,接受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方式的零售商正在减少,而诸如IBM、沃尔玛之类的加密货币支持者在推广方面则是“说得多做得少”。著名的区块链技术公司Ripple也没有将旗下的瑞波币作为跨境转账的最佳方式。
那么,既然这些“巨头”都喜欢传统的支付方式,那么其他人也不选择无需可信第三方的区块链,也就情有可原了。
以区块链之名,是时候抛弃它了
最后,Stinchcombe总结道,信任实在太过重要,基于消除信任的项目没能抓住客户的利益需求。在一个无法无天、信任荡然无存的世界里,利己主义成了唯一的原则,偏执则是唯一的安全来源。这显然并非天堂,而是充斥了加密货币的中世纪地狱。
www.coincoly.com, 可盈可利:投资利器,盈在未来